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谁

来源:趣秒懂 9.74K

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秦国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遭受着家国覆灭的屈原痛心不已,选择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自尽。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划船于江上打捞屈原,却一无所获。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于是人们纷纷从家中拿来江团丢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端午食粽的习俗。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谁

吃粽子为了纪念谁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之所以吃粽子是根据保护屈原尸首的传说演变而来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为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谁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秦国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遭受着家国覆灭的屈原痛心不已,选择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自尽。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划船于江上打捞屈原,却一无所获。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于是人们纷纷从家中拿来江团丢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端午食粽的习俗。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谁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习俗。其中,端午食粽这一习俗由来的传说,主要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