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谁发明出来的

来源:趣秒懂 5.32K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出来的的答案是:周有光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出来的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过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汉语拼音草案”,就是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第一个创制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他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3年来到中国,1605年(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内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罗常培根据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仅有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民格写了一部《西儒耳目资》,用了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浯拼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邮政式和威妥玛式。

1892年,近代汉浯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提出“切音新字”;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订了40个“注音字母”;1926年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3年,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字”诞生。这些都为“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推动作用。

解放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在过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52年起从事自创字母工作,后因效果不好,决定采用拉丁字母。1956牛文改会发表了“汉语拼音草案”,经多次讨论、修订,于1957年11月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并于次年2月,由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最后签字者是周恩来总理。这就是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大概六千年的时间了,《说文解字》中最早记载到仓颉造字,之后还出现了甲骨文、小篆、隶书等汉字的表现形式,一直发展至今成为今天普遍应用的方块字,汉字已经经过了千年的锤炼琢磨。

汉字之美在于方正平直,在于韵味悠长,汉字的广泛应用也代表着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但在汉语拼音诞生之前,汉字很难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因为汉字的数量繁多,每一个字书写方式不同,有的还极为复杂,同时一字有多意,成语、谚语、俗语的数量更是庞大,对于外国人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和记忆,就不要提使用了,而这也是周有光在发明拼音的初期所立志解决的问题。

周有光出身显赫,他的曾祖父曾在晚清政府中担任要职,他本人又是当时江苏常州人,所以家中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但乱世风云,时局难测,咸丰年间,常州失守,曾祖父也因此身亡,从此,家道中落,曾经的小少爷如今只能过上家徒四壁、捉襟见肘的穷苦日子。

但所幸,周有光的父亲是一名教师,虽然薪资不高,但他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境贫寒也要送孩子去读书,当时的周有光是中学时期,学校在规定上要求学生和老师都尽量使用白话文书写,用国语来交流,但真正落实的情况却不大乐观,说方言、写古文的大有人在,这使得年少的周有光很疑惑——白话文和文言文我到底该说什么呢?有一位老师解答了他的疑惑,社会必然是向前进步的,将来白话文的适用范围会越来越多,鼓励他学好白话文。

1923年,成绩优异的他如愿考上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如其名,大学整体上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就连平时讲话也是用英文来沟通,当时学校为了能够快速地书写和打印一些文件,会给学生们提供打字机,但这只限于英文,周有光当时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中文没有打字机呢?甚至于连如何拼出的字也不清楚。

于是,这引发了他对汉字研究的兴趣,在主修经济学的同时选择在修一门语言类专业,目的就是为了想办法消除中文的沟通障碍。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具有了和其他大部分少年不同的思想。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