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指的是谁?

来源:趣秒懂 2.95W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的答案是:奇袭龙城的卫青,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龙城指的是奇袭龙城的卫青,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飞将”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更多的代表一种悲情英雄,一种怀才不遇的人物类型。李广的出身 ,是非常显赫的,先祖为秦朝时名将李信,家族世代习射箭。李广从小就神力过人,加上射箭技艺高超,在汉文帝时,已经名扬天下。经过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李广已经是抗匈的名牌老将了。而在漠北大决战中,汉武帝命卫青为大将军,带领四路人马围攻匈奴,有一路就是李广领兵。作战期间,卫青令李广带军,做一支偏军牵制匈奴军;而李广却请命,想作前锋军来对抗匈奴。卫青当时就不同意,一是李广此时年纪已大,二是李广此刻心浮气躁,他觉着这是最后一次请赏封侯的机会,不想错过。结果,李广满心气愤地做了一支偏军,路上又迷了路,落后于卫青的部队,导致整个作战失败。虽然卫青出身卑微,他只是一个私生子;他的上位主要因为卫子夫,才被汉武帝看重。可这些不重要,卫青自己有能力,人品好,会做人会处事,所以他当时就成了卫家家族的支柱,也成了千古名将。

龙城飞将指的是谁?

龙城飞将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诗中的龙城指的是奇袭龙城的卫青,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飞将”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龙城飞将”这个词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原文如下: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万里长征人未还”,这里明显诗人是在场景之中的,他在边塞,未还之人距他万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承袭了之前的雄壮。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