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的别名是什么

来源:趣秒懂 2.42W

油柑的别名是什么的答案是:油柑,别名:山油甘(潮汕)、望果(南澳)、山油甘、土油甘(潮阳)、山油甘根(潮安)、油甘根(潮阳)、油甘树(五华)、油甘子、余甘子、望果、油甘子(广州)、油甘仔(惠阳)、革命果、油甘树、油甘子、余甘子(湛江)。有些地方也叫牛柑子或余柑子

油柑的别名是什么

油柑的根、茎、叶、果都具有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民间中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古人常用油柑果实治疗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油柑对乙型肝炎、高血压亦有显著疗效。研究还证明,油柑果汁具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它能阻断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合成和提高人体红细胞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此外,油柑树皮含纯度70%以上的单宁达22%,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木材赤色,坚硬,可制家具。

油柑树是大戟科的一种落叶小乔木,可长到10余米高,树皮呈浅褐色,枝条表面还分布有纵细条纹,叶片短小,整齐排布于枝条两侧。长至1米高时,油柑树即可结果,果实为小圆球状,初为嫩绿色,成熟时呈黄绿色,果实与叶片杂嵌在枝条上。

8月,油柑逐渐进入成熟期。远远看去,娇小玲珑,晶莹剔透,像是用玉石雕刻出来的。丰收时,可见成簇的果子多过叶片,将一根根枝条压弯了腰。这种青绿圆润的果子只有鸽蛋大小,看起来就像未成熟的小柑橘,但实际上,这二者相差十万八千里。

大众视野里,油柑的出镜率不高。突然蹿红,不少人误以为油柑是一种少见的进口水果或是新品种。实际上,油柑是我国的一种本土水果,只是过去并不怎么起眼而已。

不起眼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味道很难称得上好吃。油柑虽然是水果,可以生食,但味道很奇特,口感酸涩,尤其是初入口时。许多没有吃过油柑的人,初尝都会露出痛苦的表情,仿佛在同时咬青涩的柿子和柠檬。也许就是这“第一口”的感觉难以接受,使得油柑多年来在北方地区无法立足。就连在盛产油柑的潮汕地区,也有很多当地人不愿意生食。

不过,油柑的魅力在于继续咀嚼,慢慢地就会满口生津,有一股清爽的甘甜回荡于喉舌间。这时若喝上一口白开水,还会觉得水变甜了,这就是食用油柑的妙处。品尝新鲜的油柑需要强大的耐心,一旦适应这古怪的味道,就会对它产生好感。

被茶饮店带火的“油柑”“玉油柑”,其广为人知的学名叫余甘子,原产于印度。在我国,油柑的别名非常多,如滇橄榄、久如拉、庵摩罗、庵摩勒、木波、昂荆旦、麻甘腮、牛甘子、牛甘果、喉甘子、鱼木果、橄榄子、油甘子、油金子等。其中,庵摩罗或庵摩勒在印度语中的意思为“无垢果”,象征着圣洁无瑕,古印度僧侣经常用它来沐浴,并开始用作药材使用。

最初,这种其貌不扬的水果并不招人待见,再加上味道也难以被接受,所以大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不好。很长一段时间,油柑只是一种生长在山野里默默无闻的野果。

油柑在我国的食用史可追溯至1800年前。东汉杨孚为史载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岭南学者,他撰写的《异物志》首次分类记载了岭南别具特色的动植物种类、形态、经济价值及民俗风情等,其中最早记载了“(余甘子)盐蒸之,尤美,可多食。”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本状》中记录,“庵摩勒树叶细,似合昏,花黄,实似李、青黄色,核圆,作六七棱,食之先苦后甘。”

唐朝之后,油柑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广受推崇和喜爱。关于油柑为何能北上,如今认可度较高的一种说法是随着丝绸之路,波斯人将一种由油柑做成的酒饮“三勒浆”带入长安。“三勒浆”作为异域饮品的代表,流行于隋唐上层社会,宋元时期在我国皆有酿制,明清时也有记载。

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中记录,“《朱崖故事》曰,朱崖果有余甘。”《朱崖故事》就是指东晋时代盖泓所著的《珠崖传》,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海南最早的方志。由此可见,当时海南种植余甘子已非常普遍。

到了元代,油柑地位提升,成为宫廷贡品,是王公贵族离不开的养生好物。相传明代正德皇帝下江南时,还曾品尝过当地的油柑。直到清代,油柑的第二次北上之路失败,食用风俗在南方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地域性的小众水果。

油柑喜温暖干热气候,天然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今,在我国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区都有它的踪影。公元6世纪,随着印度佛教的传播,“庵摩勒”(即油柑)被带到周边各国。到了20世纪初,油柑被引入美国,后又引种到南非、古巴、澳大利亚等国家。油柑大多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300米的丘陵、山地,极耐干旱、瘠薄,能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截至2019年,我国油柑栽培面积已达3万公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