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话宣传周是9月第几周?

来源:趣秒懂 8.83K

全国普通话宣传周是9月第几周?的答案是:第三周

全国普通话宣传周是9月第几周?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普通话宣传周旨在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一、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提倡的素质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普通话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试想一位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要参加一个正式的场合但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其形象是不是要大打折扣呢?再比如说老师,他会不会也为说不好普通话而苦恼呢?一堂公开课,各个方面的准备都很周密,但是就是因为不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其效果必然要受到影响。作为一位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用普通话,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而且还应督促学生使用普通话,由此是其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语言文字从来就不单是一种交流工具。自从一种语言产生以来,他就带来浓厚的民族意味,就成为这个民主、这个国家的“灵魂”,就像血浓于水一样,这种语言就与这块土地以及人民血肉相联。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他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体现在热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

三、使用普通话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些少数民族还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们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方面采取保留的态度,允许其继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更大力推广普通话,使整个民族对共同的语言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