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

来源:趣秒懂 3.04W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的答案是:佩香囊;挂艾草;点雄黄酒;栓五色丝线;斗百草;食用五毒饼;画额;躲端午

1、佩香囊

在中国端午节的时候有佩戴香囊的习俗,老人和父母都会给孩子做几个小香包挂在身上,俗称“压午”。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上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一般会含有朱砂、雄黄、香药等物,然后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会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的爱意。

2、挂艾草

端午的时候,是入夏的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也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很早之前人们通常会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把菖蒲、艾草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寓意消除疾病、驱除晦气、招福,让家人身体健康,好运常在。

3、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时节,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孩等等额头上画“王”字,一是借雄黄酒驱毒,二是借猛虎镇邪。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4、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此,在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以及脖子上拴五色线。在系线时,儿童禁止开口说话,并且系在身上的五色线不可以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者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佩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的毒虫伤害,把五色线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瘟疫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五色线扔到河里之后会变成龙,带走瘟疫和疾病。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

5、斗百草

古时候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才要途中会采一些坚韧的草来比试,逐渐形成习俗。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者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的方向拉,谁的草先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6、食用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人容易中暑生病,于是古人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文字记载可考的五毒饼有两种,一种是用枣木模子磕出来,上吊炉烤熟,出炉后提桨上彩,表面再抹上一层油糖,点心上有凹凸花纹的五毒饼,另一种是翻毛酥皮饼,然后盖上鲜红的“五毒”形象印子的五毒饼。传统的五毒饼是玫瑰、枣泥、豆沙等为馅,美味又健康。因此古人会食用“五毒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7、画额

传统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8、躲端午

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的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此习俗于宋代或更早似已形成。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