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法

来源:趣秒懂 1.62W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间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什么是民法

这是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当这种权利发生争议或者被侵犯的时候,可以通过人民法院予以确认和保护。保护合法所有权主要采取: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确认产权等方法。

合同,是产生财产流转的根据。依法签定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遵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在法律上,要承担经济责任,会受到法律制裁,如科罚违约金、罚款、赔偿损失等。合同制度在我国适用范围很广。常见的有:买卖、供销、农副产品守。收购、信贷、借贷、租赁、借用、承揽、运输、基本建设包工、信托、保险等。

这是个人或集体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如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法、商标权等。这些智力成果,本身是精神财富,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但有些又与物质财产密切联系。我国通过发明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专利法、商标法等法规,调整上述人身非财产关系,确保作者、发明人等对智力成果的专有权,以及转让和继承的权利。

由于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所以必须将这些社会关系的参与者(民事主体)置于平等的地位, 将其视为各自独立的、 彼此互不依赖的当事人, 排除任何个人、 团体的政治权利、 经济实力、 行为能力的差异等因素对处理民事关系的不利影响。

民法遵循意思自治原则, 所以民法规范以任意性规范为主, 任意性规范对民事主体实施行为仅起指导性作用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决定实施某项行为。

与民法尊重民事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意志相联系, 民法允许民事主体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 这包括选择诉讼和选择仲裁、 第三人调解或自行和解等。

民法规定的民事责任既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也是对受侵害人权利的救济。 民事责任除了根据责任构成的有关原则和规则认定外, 还应本着社会公正、 弥补损失、 合理负担、 团结协作的原则和方式承担。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内容全面,体例科学,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七编,条文1260条,字数超过10万,创下了新中国立法史上的新纪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系统阐述了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