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作者是谁

来源:趣秒懂 1.52W

刘勰。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南朝梁的刘勰。

刘勰(约465-532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代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少年时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跟随沙门僧十余年,并因此精通佛教经典。梁代初年,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曾担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识。后来出家为僧,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他的著作最有名的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文心雕龙》。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性笃好学,终生未娶。曾经寄居于江苏镇江,三十二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著成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该书共三万七千余字,分为十卷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书超前人,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不仅当时直至今天也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齐刘勰所著。约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年)间。

这是一部在魏晋以来已经出现的文学理论著作基础上总结性的巨著。内容精博,体系严密。共10卷,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

文心雕龙作者是谁

总论五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纲领。其核心是《原道》、《征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宗经即强调五经是一切文体的本源,例如赋、颂、歌、赞,都源于诗经。他还提出了宗经的具体要求:“故文能宗经,体有6义,一则精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这6条要求,就是贯穿在全书中的对文章肯定与否定的原则标准。如《辩骚篇》称赞屈原能“取熔经意,自铸伟辞”。

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各种文体的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比之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要详细周密得多。

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类问题。

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的态度、方法作了专门探讨。

最后一篇《序志》说明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全书虽贯穿了原道、宗经、征圣的儒家思想,造成一定局限性。但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瞩目。在中国,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注释、翻译著述也都非常多。现存版本有影元至正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还有今人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周振甫的《文心雕龙注释》,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校证》等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