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勋是谁

来源:趣秒懂 6.37K

邓稼先。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

“两弹”是指核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卫星。

两弹一勋是谁

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邓小平同志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当年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他们分别是: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 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是中国大陆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王大珩(1915.02.26~2011.7.21)光学专家,江苏吴县人。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 导者。

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

两弹一勋是谁

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两弹一星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两弹元勋是谁

中国两弹元勋一共有23人,分别是:1.钱三强(1913-1992)2.钱骥 (1917-1983)3.姚桐斌 (1922-1968)4.赵九章 (1907-1968)5.邓稼先 (1924-1986)6.王淦昌 (1907-1998)7.彭桓武 (1915-2007 )8.程开甲 (1918- )9.黄纬禄 (1916- )10.屠守锷 (1917- )11钱学森 (1911-2009 )12.周光召 (1929- )13.杨嘉墀 (1919-2006 )14.陈能宽 (1923- )15.陈芳允 (1916-2000 )16.吴自良 (1917- 2008)17.任新民 (1915- )18.孙家栋 (1929- )19.朱光亚(1924-2011 )20.王希季 (1921- )21.王大珩 (1915-2011 )22.于敏 (1926- )23.郭永怀 (1909-1968)邓稼先人物业绩: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钱学森人物业绩:1956年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

孙家栋人物业绩: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扩展资料1962年,中央批准实施核试验“两年规划”,并成立了由周恩来为主任的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打造大国盾牌奉献了智慧、青春、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他们之中既有后来成为“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也有至今仍然默默无闻的普通国防科技工作者。那个年代国家最高科研奖是1万元,当时的原子弹给了1万元,氢弹也给了1万元,邓稼先作为研制团队的主创人员本可以多拿些,但是他讲道:“我们参加研制的团队有1000人,大家平分”,所以邓稼先原子弹分到10元钱,氢弹分到了10元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1999年为表彰在六七十年代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颁发的。

在23位科学家中,有一位横跨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郭永怀。当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原子弹在神州大地上轰然引爆。这一爆,炸响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上的强者地位。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国家。而背后的一众功臣也终于迎来亲手创造的成果展示。此时,美国等国家才知道原来我国研制的不是钚弹,而是难度更大的铀弹。

在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之后,这一批曾经隐姓埋名的幕后功臣也纷纷被揭开面纱。《邓稼先》、《钱学森》等自传型影片揭示了他们在研制过程中的历史性贡献。而王承书的故事也被写入了小学课本。他们的经历未必能在当代人心中产生共鸣,但也许能激起崇敬与敬佩。

两弹元勋谁

一般指邓稼先,实际上有很多人。

两弹一星元勋是谁?

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包括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和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

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鲜明底色。“两弹一星”的研制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了祖国的事业,他们无怨无悔。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可以欣慰了;邓稼先临终前仍惦记着我国尖端武器发展;还有那些戈壁滩上的无名丰碑……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三强、邓稼先、何新民、赵九章、陈芳允、郭永怀、杨嘉樨、周光召、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姚桐斌、朱光亚、钱骥、陈能宽、吴自良、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钱学森、孙家栋。扩展资料: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

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两弹一星"精神表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