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祭是什么意思

来源:趣秒懂 2.71W
牙祭是什么意思

牙祭:

一般指旧时工商业主规定对店员、匠师、徒工等以农历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肉食。

来源:

牙祭本来是用野猪牙或象牙(后来用玉璋)祭祀神或祖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有这样的东西。

古人有初一、十五设家祭的习俗。这一天,家中老少男女必向家神及祖先顶礼膜拜。家境好的,通常是三牲齐全;家境稍一般的,则雄鸡刀头是要略备一二的;家境再穷的,也会买一块肥肉切成正方形,往列祖列宗灵位前香气扑鼻地一摆。

香烛一燃,由家长带队的,向空气中念叨一通,有问候有汇报,更多的却是在祈求老先生们看在香烛和肥肉的面上,保佑自己或发财,或阖家平安,或五谷丰登,若家中尚有不开怀的女人,则更不忘添上一句保佑早生贵子之类的话题。总之,人有多少种愿望,祭祀中就有多少种语言。

死去的祖宗们对香味的兴趣,远多于对那块俗肉的兴趣。祭礼一毕,香味散尽的供品自然要派上另一个用场——牙祭。这典礼”通常是在初二、十六的中午进行。人们把祖先享受过的肉切成大块大块的片,和着蒜苗炒成回锅肉,全家上下油噜噜地大嚼特嚼,以使吃了十几天斋的牙受到点奖赏和安慰。久去久来,牙祭便成了吃肉的代名词。

此习俗起于何时,尚难确考;为何称之为牙祭”,食文化专家们说法也不一。但至迟明末清初已在南中国沿袭。清康熙、乾隆间人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之第十八回,对此已有具体描述:平时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历史背景:

旧时,肉价昂贵。据宜宾县、翠屏区及重庆、自贡等地新出志书所记物价参数分析,抗日战争前后一斤猪肉售价常相当于4至5斤中熟米价格。所以人们常视牙祭为难得的改善生活机会,素来异常看重。因之,打牙祭一俗曾在旧时社会各阶层引起过形形色色的多头反映。

商店、作坊老板,即使资金十分紧缺,至时必设法筹措,务使店员、徒工有肉吃。否则,必被视为:牙祭不打,生意要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