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哪

来源:趣秒懂 3.1W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哪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来自于清朝宰相张廷玉的历史典故。张廷玉身在朝廷为官,妻子在老家伺候老人和小孩,有一次因为道路的问题和邻居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于是张廷玉妻子就写了一封信给张廷玉说了此番事情。

张廷玉回信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于是张廷玉妻子就不再追究了,让出了三尺地方,邻居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地方,于是,六尺巷就这样成名了。

历史渊源:

这是一则发展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译文:千里之外送一封家书回去,劝说家人别为三尺之地与人斤斤计较,就如当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万里长城,但是自己怎么也难逃一死,就是争来三尺之地又有何意义呢?)”家人得诗,旋既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区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尺巷的故事,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谦和礼让美德,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