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前教育均衡持续发展

来源:趣秒懂 2.22W

江门日报讯 (记者/娄丹) 江门市直8所优质幼儿园将与各市(区)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牵手结对,对其进行帮扶。近日,市教育局印发《江门市直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方案(2021—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了结对帮扶的12所幼儿园,以及结对帮扶的任务与措施。

促进学前教育均衡持续发展

12所镇街幼儿园受帮扶

结对帮扶旨在发挥江门市直优质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三区四市扩展,通过结对帮扶,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持续发展。

此次结对帮扶工作期限为 2021—2025年。2019年底前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建立工作机制,各结对帮扶幼儿园共同制定五年帮扶规划和分年度帮扶工作方案;到2025年,受援方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办园质量显著增加。

其中,江门市第一幼儿园将结对帮扶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幼儿园、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第一幼儿园东安分园;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结对江海区外海幼儿园、新会区司前镇李树幼儿园;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结对蓬江区杜阮中心幼儿园、开平市赤坎镇中心幼儿园;江门市蓓蕾幼儿园结对鹤山市龙口镇第一幼儿园、恩平市大槐镇中心幼儿园;江门市财贸幼儿园结对台山市水步镇教育幼儿园;江门市外经贸幼儿园结对开平市苍城镇中心幼儿园;江门市卫生幼儿园结对鹤山市古劳镇第一幼儿园;江门市少儿艺术幼儿园结对新会区大鳌镇新地幼儿园。

将受援幼儿园办成

区域内学前教育教研中心

按照《方案》,帮扶工作主要包括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共享优质资源等。支援幼儿园通过派遣园长、骨干教师到受援幼儿园指导、交流,以及受援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到支援幼儿园观摩、学习,帮助受援幼儿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通过派遣园长、骨干教师到受援幼儿园开展专题讲座,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受援幼儿园开设示范课、开展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带动受援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受援幼儿园定期派遣教师到支援幼儿园观摩、听课、跟班学习等,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支援幼儿园要指导、帮助受援幼儿园的保教课程设置、一日活动安排、教育教学组织、教学活动评价等,并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丰富和提升受援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通过帮扶,使受援幼儿园办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群众对受援幼儿园的满意度超过80%;幼儿园园舍环境、教玩具配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规范化幼儿园的标准要求;教师学历100%达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逐年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使受援幼儿园办成区域内学前教育教研中心,并对其他幼儿园起到带动、辐射、指导作用。




学前教育立法能促进学前教育哪些方面的发展?

1、强化对学前教育公益性、基础性重要地位的优先保障。

2、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各部门的投入与领导管理责任。

3、确保建立“省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

4、确保减少学费收入分担成本占比,提高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水平。

5、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公办与民办合理布局的多元均衡发展体系。

扩展资料: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前教育政策,在学前教育管理上始终秉持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因此在学前教育立法上仍需坚持这一原则,明确教育、财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及集体与各级政府的领导与管理、举办与监督及评估职责。

应建立起由国务院分管教育的副总理领导的由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发改委、人社部、编办、住建与规划部门等参与的学前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推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学前教育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工作。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客观分析本园现状,以管理创新、机制创优、特色办园为突破口,为孩子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打造团结合作务实开拓的优秀团队,促进幼儿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坚持幼儿园的正确办园方向,坚持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党中央提出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当前的各项工作,幼儿园管理也不能例外。幼儿园管理工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园思想,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园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幼儿园管理追求的目标。要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必须在管理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

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注重与职工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可以让拉近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无障碍地工作。

首先,要加强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可以通过召开各种层面的会议,交流、反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让职工对本部们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鼓励职工就幼儿园管理工作和其他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及时采纳职工提出的有效建议,增强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这类形式的沟通中可以增加由职工交流工作经验的环节,根据不同的需要,请不同岗位的职工交流,如在班组长会议上请班长分享自己班级工作亮点和特色工作,在保育组会议上可以就某项工作设立话题交流自己的做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其次,要加强人际间的交往与沟通。要加强与职工之间的非正式沟通,拉近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态度、询问的方式和职工进行愉快的沟通。要尽可能让每一次谈话都能保持中心点,在交谈过程中要尽量注意对方的感受,能使对方敞开心门,愿意与你沟通,同时又能充份表达自己的观点,未激起对方的反对,这样的沟通才能促进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

第三,要加强活动中的参与与沟通。各种积极、健康的职工活动能促进管理者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职工活动,采用多种组合的形式让职工参与其中,如以班为单位、以教研组为单位、还可以以部门为单位的分组形式,活动中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只有一起合作的伙伴,让管理者和职工尽情地参与活动、表现自己,增进彼此的感情联系和了解,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园所氛围。

2、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注重职工的“需要”。

行为科学家马斯洛,依照“需要层次理论”将人分为五个层面,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地位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的管理也应遵循人的心理需要,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职工需求,根据个人需求意向,制定需要方案,如可以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职工,满足一部分人的生理需求;对一些临聘人员而言,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是他们最关心的,我们可以从规章制度、福利待遇、安全保障方面为他们进行考虑;还可以以奖励形式,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等等;注重听取和采纳职工的建议和想法,为职工提供充实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与空间,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推动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3、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注重与职工的情感交流。

幼儿园的工作具体、繁琐,工作责任心强。幼儿教师不但要完成教育任务,更主要的是要实现优质教育。而教师自身情绪与个性的施展直接影响教育技能的发挥。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使职工以“健康、积极、快乐、主动”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这也便是所有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首先要做到了解关心职工。幼儿园女性同志多的工作者经常承受着来自家庭事务和和单位工作两方面的压力,因此,管理者要多到职工中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并努力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关注职工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健康检查,让职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平时注意观察职工的情绪,发现低落、消极的情绪变化,及时询问沟通,给予引导。

其次要理解包容职工。幼儿园工作事事具体,有时难免出现差错。对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了解全过程,并给予正确的提醒和引导,避免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增加心理压力。对待持有不同意见的包括反对自己的职工不排斥,并多与其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第三,要充分相信职工。管理者要适时的授权和放权,满足职工希望从组织中获得更大的工作自主权、参与决策、担负更多的富有责任、挑战性和多样化的工作等的心理。让有能力、有思想的职工参与一些重要工作、大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自我创造有利条件,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过程中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适时的给予协助和指导,以激发他们的积极动机。从而提高职工对园所管理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一体感。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教师师德水平

深入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学习和理解,通过讲座、集体研讨等多种方式积极交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特别是其赋予师德建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要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幼儿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全面落实,用科学发展观提升师德。着力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师德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形象,努力打造社会满意的幼儿教育。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师德建设的关键。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积极引导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热爱幼儿,关爱幼儿,把教育幼儿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日常教学和教研科研工作中去,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要注重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可行的、全面的、师德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将评价与教师的考核、评优、职称等级结合。要树立学习榜样,经常宣传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通过榜样力量,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各种有关师德建设的活动,如开展分享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动、开展“树先进,学典型”的活动。要建立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重视教研组长、班长、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充分调动、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注幼儿必须同时关注教师!”。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建章立制,统一认识。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之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本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既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教师树立信心,又能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是分层培训,整体推进。确立培养目标,对教师实施突现重点的园本培训。帮助教师明确个人发展规划,勇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为教师的补短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各层面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把青年教师的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打造一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

三是听课评课,专家引领。结合日常教学和教科研专题展开立足现场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邀请专家现场听课评课、专题讲座,进行专业引领,指导教师学会观察比较孩子的发展情况,剖析教师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梳理和总结教育教学的策。帮助教师理清研究思路,实实在在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执教能力。

四是培养名师,以点带面。师资培训是在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培养出中园内的“名师”,以点带面,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园内可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为有潜力的老师创设各种途径、搭建各种平台加以培养,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实行 “学科带头人评聘” 的工作,通过教学展示、业务讲座、师徒帮带、研究成果和实绩展示等形式,给骨干教师加压担子,培养在市、区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幼儿园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五是教科研结合,提升研究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实践,并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幼儿园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发展需要,确定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制定教研活动计划,两者有机结合,采用行动研究法,提高参与课题研究、园本教研的兴趣,进行教师之间、教研组之间、教师与园长之间广泛的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共同营造同伴互助的良好教研氛围,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注重对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能力相结合的评价。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知识面又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管理能力,要关注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教师工作量与质相结合的评价。教师不仅要负责幼儿的学习,还要管理幼儿的吃、喝、拉、撒。在对孩子进行管理的同时,每个教师需要考虑应如何提高保教质量的问题。因此,评价应是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即考虑教师所用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幼儿的表现来对教师进行评价。通过孩子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情况。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理论,还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学习的精神。这样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能促进教师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建特色幼儿园

“园所有特色,教师有专长”是幼儿园追求的理想办学境界。追求特色、打造品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幼儿园的办园历史、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加强幼儿园发展的宏观思考与研究。从管理、教学等方面积极开发特色资源,提出目标、任务。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营造科学主题氛围,凸显科学教育特色

科学教学活动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目标中的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亲近大自然是天灾教学中无法真实体验的,要突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和特色,我们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的科学资源,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成为幼儿发现、探究的主阵地。

种植园地,成为幼儿科学发现的自然宝库。园内专为孩子开设的种植园、饲养角,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观察活动,引导孩子通过实物观察来探究,直接运用多种感官了解一些动植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萌发他们关注周物事物、亲近大自然、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科学探索室,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小天地。科学探索室为孩子提供了探索事物奥妙、满足幼儿好奇心的空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教学需要提供可操作的、可实验、可探索的各种类型材料和仪器,让他们在反复操作、消除疑问,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产生对科学更浓厚的探索热情和兴趣。

活动区角,让孩子在集体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延伸。在设置科学区角时,应考虑与集体科学活动内容的结合。教师应根据本班的教学活动内容、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投放材料,让幼儿对在集体活动中感兴趣的操作活动提供继续探索的空间,也利于教师针对孩子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2、创新研究思路,凸显早期阅读教育、双语教育特色

要建立适合自己园内幼儿的课程模式,为幼儿提供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幼儿园办学特色的反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较适合本园优势的领域,作为科研项目,探讨此科目教育更高效的方式、方法,重方法论的研究。

开展富有特色的阅读活动。园内开展《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课题研究,一方面通过课例研讨的形式来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探索科学的早期阅读方法与策略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为儿童成为成功的阅读者,拥有幸福的童年与美好人生奠定基础。除了组织正常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可拓宽思路,围绕阅读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我最喜欢的图书交流会、我是故事大王比赛、家长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图书漂流,通过师幼互动、幼有互动、家园互动、家长之间的互动让大家共同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组织形式多样的双语互动。在双语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比较少,营造的英语氛围不浓,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园之间的交际互动,形成运用英语的意识,可采用互动的形式使幼儿接触和使用英语,从而激发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大胆表达欲望。如每天进行英语晨读、利用做操环节开展全园参与的英语游戏三分钟互动、在园内设置醒目的英语角,让幼儿自由的与英语图片、图书、玩具等互动、组织家长参与的英语沙龙、英语故事表演赛等等,幼儿在快乐的互动愿意听、乐意学、大胆说。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各项工作,让我们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事实,看到原来没有看到或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也可以使我们解决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幼儿园工作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幼儿园工作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方法做认真的评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坚定信心,更好地在实践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推向新水平。

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统一规划,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师资配置对高中教师的补充一方面可以考虑引进高素质人才到高中从教,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教师会出现剩余,可以鼓励初中教师进修提高,选拔部分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同样,鼓励部分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任教,这样可以让小学和初中适当引进新人,而高中教师队伍也不至于过于年轻化。由于高校扩招后教师资源极其丰富,正是提高教师质量尤其是农村教师配置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招聘时应提高学历要求,初中和小学应把学历要求提高到本科,高中阶段可以招收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2、加强对未来学龄人口的预测,针对波峰和波谷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及配置硬件设备设施很多地方在学校布局调整以及配置硬件设备设施时主要基于眼前的现状,很少考虑未来的发展,或者考虑了未来状况但限于省级或全国的大体趋势,较少针对本地实际进行预测。事实上,全省或全国的教育发展会呈现一定的一致性,但各地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地的实际,综合考虑本区域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本地未来学龄人口状况,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在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学前教育,允许小学附属幼儿园,这样可以利用小学闲置资源,也可以扩大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同时,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不要盲目撤并,要考虑以后学龄人口增加的因素。二是初中整体学龄人口在减少,部分生源充足的初中学校不宜扩张,生源过多时可以考虑分流到附近学校。三是高中目前和今后几年在校生规模庞大,在规划校舍、活动场地、设备实施配置时要考虑今后学生减少因素,严格控制规模,合理规划,避免以后造成巨大浪费。

3、建立城乡共同体,推进区域内和县域内的强弱互助首先,实行强弱互助,整体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可以考虑把城区划分为几个板块,对几个教育底子较薄弱的县进行对口帮扶,包括校长和优秀教师的定期轮换,鼓励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任职。这种对口帮扶要对学校和区县的考核实行“捆绑式”考核,同时政策要将刚性规定和柔性激励相结合。其次,可以推行县域内学区制。现在很多县推行了学区教研制,即相邻的两个或几个乡镇的教研活动统一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鉴国内某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可逐渐推行学区内管理人员、教师等统一调配,资金统一管理,招生工作统一安排,这样可以促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避免出现有的学校生源少造成资源浪费,而有的学校生源多资源不足的现象。再次,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农村优秀教师队伍。稳定农村优秀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适当放权给教师,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时,对城市引进农村优秀教师的数量要适当限制,完全限制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适当限制其数量是有必要的。

如何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如何打造“开放、多样、优质”的学前教育品牌?一道民生大题,浦东新区政府多年孜孜求解———通过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拓展优质资源、构建公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等,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连串数据令人欣喜:在2006-2008学年间,区内有53所幼儿园通过上海市一级幼儿园评审,优质学前资源总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多;打破原先优质资源集中黄浦江畔、市中心地带的状况,遍及全区每一个街镇。目前区内各幼儿园平均班额基本控制在30人以内,生均公用经费从2006学年的9276元增长至2008学年的11353元,平均每学年增长10.7%。94.3%的专任教师达到了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39.1%的专任教师达到了本科及以上学历;培养了特级园长4名,特级教师1名,学科带头人23名,骨干教师185名,名师后备教师10名……一个优质资源有效拓展、均衡分布,家长满意、社会信誉良好的学前教育新局面基本形成。

落子布局,夯实发展基础

浦东新区在园幼儿数每年以4000-5000的人数急剧增长,应对这一局面,新区政府合理规划,在投入、建设中早早落子布局,为开展保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浦东新区共有27所公建配套幼儿园交付使用,建筑面积共计12.5万平方米,解决了新建小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园问题。同时,通过收回在入园低谷期间由街镇等部门移作它用的托儿所资源、利用财政资金在入园矛盾突出地段新建3所幼儿园、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多方资源开办民办幼儿园等利用剩量资源和开发新资源并进的方法,增加托幼资源5.1万建筑平方,有效缓解了老城区托幼资源不足的矛盾。

几年来,浦东新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大,年均增长19.6%。2006学年至2008学年,浦东新区共投入2.4亿元用于园舍大修和设备添置等,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在软件建设方面,三年来新区每年招录200多名优秀教师进编;每年投资300多万,建立“园”、“署”、“区”三级教师培养体系;每年投资上百万元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0-3岁早教研究”等促进内涵发展的项目研究。

机制创新,托举内涵建设

浦东新区通过“管办评分离”、“委托管理”、“财政扶持”等机制创新,引领幼儿园加强内涵建设。

新区分别委托“东方之光学前教育管理咨询中心”等5家专业机构,管理了好时光幼儿园等12所郊区新开办或薄弱幼儿园,其中,已有5所幼儿园建成了具有区、署、园不同层面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并通过了上海市一级幼儿园验收。借助专业机构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专业支持,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均衡分布。

近年来,《浦东新区学前教育阶段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浦东新区民办教育发展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社会力量到浦东办学前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其办出具有特色的优质学前教育。面向浦东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学前教育服务框架初步形成。

突破壁垒,推进优质均衡

浦东新区突破体制壁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幼儿园自主办学和不同办学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进程,扩大优质资源的总量、提升了保教质量。

浦东新区完成二元并轨后,城郊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基本实现均衡配置,内涵发展不均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对此,新区建立起“城郊结对”的交流互动模式,由城区幼儿园向郊区幼儿园派出优秀教师定期支教,实现优秀教师的“柔性流动”。三年间,新区有16所城区幼儿园先后与50所郊区幼儿园建立起结对互助的关系。

截至2009年8月,新区有市级示范幼儿园4所,区级示范幼儿园13所,这些幼儿园荟集了新区学前教育的精粹。对此,新区确立了示范幼儿园的“领头雁”地位,示范幼儿园通过“岗位结对”、“全程跟班”、“现场评析”、“问题研讨”、“个别交流”等互动模式,手把手帮助二级幼儿园解决难题,实实在在地帮助姐妹园培养师资队伍、提高办园水平。

此外,公办和民办两种办学体制的幼儿园打破界限,改变过去互不相干的局面,在伙伴式的结对互学中和谐发展。在公办幼儿园带动下,民办幼儿园开始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加强内涵建设,保教质量得以提高;在民办幼儿园影响下,公办幼儿园开始关注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效益。不同办学体制的幼儿园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实现了优质资源“双向”拓展的“双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颁布修正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9年8月27日,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15年12月27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自2021年4月30日起施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