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不立出自于哪里

来源:趣秒懂 7.12K

失信不立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失信不立出自于哪里

诗句:

晏平仲言于齐侯曰:「商任之会,受命于晋。今纳栾氏,将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图之。」弗听。退告陈文子曰:「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弃也,弗能久矣!」



失信不立出自于哪里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用就无法在社会立足 ,也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个人诚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因为如此,失信不立这句话,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挂在口中,究竟失信不立出自于哪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01

生活中,一个经营谎话连篇的人,是很难找到朋友的,遇到困难也没有人愿意帮忙,因为他是经牺牲别人对他的信任为代价来愚弄别人的,最后的结果将证明,最终被愚弄欺骗的其实是他自己,他可能要为此付出不可承受之惨重代价。

02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执政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会先去掉哪一项呢?"

03

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04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05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失信不立出自于左传的哪一句话

“失信不立”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原文如下:君命无贰,失信不立。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君的命令说一不二,失去信义就难以自立。

对“失信不立”的赏析

“失信不立”中的“立”是立足的意思。守信不但是一个人的处世立身之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安民治国之道。然而信守诚诺并不是无原则的,不能做一些有害人民、社会,国家或他人的坏事。信最本质的含义是对自己的所有言行所负的责任。

《左传》的简介

《左传》的原名为《左氏春秋》,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记述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等内容均有记述和评论。

失信不立,是哪个作者。

作者:左丘明,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出处:《左传·成公·成公八年》

原句:君命无贰,失信不立。礼无加货,事无二成。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燮将复之。

翻译:国君的命令说一不二,失去信义难以自立。除规定的礼物外,不应该增加财币,公事私事不能两全其美。君王后于诸侯出兵,这样寡君就不能事奉君王了。燮打算就这样向寡君回报。

失信不立: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引申为无法立足于社会,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说话算数,守信用。信:信用。

出 处:先秦·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翻译:与朋友交往,要做到说话算数,守食用。

反义词:

言而无信 [ yán ér wú xìn ]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出处:战国·谷梁赤《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翻译:说出的话之所以被称作“言”,是因为“信”。如果说出的话没有信用,那么它怎么能被称作“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