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

来源:趣秒懂 3.35W
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

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为: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他自己的学说。

时习:时常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将时习”解释为时常地复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时,按时。

这句话出自于: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学而》,为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注释: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如今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

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乐:音lè,古音luò。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论语·学而》的介绍: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论语·学而》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

孔子的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