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是什么意思?

来源:趣秒懂 3.13W

意思是: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诛心之论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诛心之论

成语发音:zhū xīn zhī lùn

成语解释: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成语繁体:誅心之論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 诛心之律 查看更多诛心之论的近义词>>

成语例句: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诛心之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 《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张,根据情由定过错,宽容事实惩罚动机,许止虽然杀君,但是无罪,赵盾虽然没有亲自杀君,但他是贼首,所以还是被定为杀君之罪。

所谓"诛心之论",指在批评对方之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谈问题,而是绕过行为、语言去指责对方此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所以"诛心之论"又曰"动机说"。据说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张,根据情由定过错,宽容事实惩罚动机,许止虽然杀君,但是无罪,赵盾虽然没有亲自杀君,但他是贼首,所以还是被定为杀君之罪。

诛心之论的意思是什么

诛心之论的意思是: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造句:

1、他写的那篇文章,使一些人咬牙切齿,可算得上是诛心之论了。

2、姚景听得这番诛心之论,心下一颤,登时住口不敢再言语。

3、这等诛心之论直接把扶苏推到了聚光灯下。

4、第一部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些诛心之论,实则对作者创作不会有多少价值

5、这一句可是诛心之论,处理不好足以让灵鹫寺武当山和嵩山的关系见恶。

成语接龙:

诛心之论 >论今说古 >古语常言 >言之有理 >理亏心虚 >虚情假意 >意满志得 >得心应手 >手疾眼快 >快马加鞭 >鞭长莫及 >及第成名 >名公巨人 >人面兽心 >心神不宁 >宁戚叩牛 >牛头马面 >面黄肌瘦 >瘦羊博士 >士绅名流 >流风回雪 >雪泥鸿爪 >爪牙之士 >士饱马腾 >腾云驾雾 >雾惨云愁 >愁云惨雾 >雾阁云窗 >窗明几净 >净几明窗 >窗外有耳 >耳熏目染 >染苍染黄 >黄衣使者 >者也之乎。

诛心之论的意思 词语诛心之论什么意思

1、诛心之论,汉语成语,拼音是zhū xīn zhī lùn,意思是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2、成语出处:《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诛心是什么意思

“诛心”,汉语词语,拼音是zhūxīn,意思是谓揭露、指责人的思想或用心。出自《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造句:

1、他写的那篇文章,使一些人咬牙切齿,可算得上是诛心之论了。

2、在征求意见的座谈会上,他往往有不同凡响的诛心之论。

3、人有时候就是忍不住要认真地听那么诛心的话,大概是脑子抽了。

4、我这么说,可能是诛心之论,但赵先生的话里话外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