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不及马腹是什么意思?

来源:趣秒懂 1.07W

意思是: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鞭长不及马腹是什么意思?

成语名字:鞭长不及马腹

成语发音: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语解释: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成语繁体:鞭長不及馬腹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同鞭长莫及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鞭长莫及 

成语例句:他未曾明白,隔了一省,就是鞭长不及马腹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



鞭不及腹是什么意思?

【拼音】 biān bù jí fù

【解释】 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例子】 则脉络相连,可以应援,邈在鄂渚,岂无 鞭不及腹 之虑。

《宋史·李宗勉传》

【近义词】 鞭长莫及

【相关】百度“鞭不及腹”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的意思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的意思是:鞭子虽然长,却达不到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二年》:“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南郑于国,实为马腹也。’”后也简作〔鞭长不及马腹〕。

明.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崇祯》:“督师去河南数千里,所谓鞭长不及马腹。”鲁迅《两地书.五〇》:“相距又远,鞭长不及马腹,也还是姑且记在帐上罢。”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途中必经宋国。按理来说,经过宋国应事先通知宋国,然而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没有取胜。

第二年春,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当时晋景公倒是非常愿意出兵。但是晋国大夫伯宗却不愿为了宋国而得罪强大的楚国,便对晋景公说:“古话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儿?不如暂不出兵,且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

晋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就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到宋国去安慰一番,并没有给与任何实际的援助。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意思是说:“马鞭虽然很长,也不应该打在马肚子上。”原指晋国虽然强大,但不宜攻打楚国。因此形成“鞭长不及马腹”的谚语。 后来简缩为成语“鞭长莫及”、“鞭长不及”、“鞭不及腹”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鞭长不及什么腹

鞭长不及马腹

这是一个谚语,读音是biān cháng bù jí mǎfù,意思为力所不能及。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近义词

鞭长莫及

读音:biān cháng mò jí。

“鞭长莫及”意思是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用法:紧缩式;在句子当中一般做作谓语,定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该典故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遥远的事情担忧,因为再担忧,也无法改变它。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做事情须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贸然行动,因为即使再有实力,也不必把力量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