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来源:趣秒懂 2.59W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进入21世纪后,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友爱,并由此入手,使人的自身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和谐,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4)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谁知道答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他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是的福利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热门标签